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0年20人系列专访】黄翔峰:浦江水润赣江情,同济心系井冈梦-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学校要闻

【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0年20人系列专访】黄翔峰:浦江水润赣江情,同济心系井冈梦

发布时间:2025-10-13

编者按:值此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二十周年之际,我们满怀敬意与温情,回溯这段跨越山海的教育情缘。二十载春秋,黄浦江畔的深厚学养与井冈山下的红色基因深情相拥。从理念引领到资源输送,从师资培养到学子共育,同济的倾力相助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奋发图强,共同绘就了一幅“教育帮扶”的动人画卷。这不仅是资源的共享,更是“同舟共济”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共鸣与交响。为此,我们特别推出“20年20人”专栏,通过亲历者的讲述,聆听驻派干部的坚守、感受进修访学教师的成长、分享联合培养学子的收获。让我们从这些鲜活的故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期待两校携手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人物简介

黄翔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9年—2011年期间,担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校长助理。

“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两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工作和学习经历。”黄翔峰谈及在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两年挂职岁月时,深情依旧。2025年,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第20个年头。在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协作中,黄翔峰作为同济大学派出的第二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校长助理,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挂职工作。

4D8B8

从黄浦江畔到赣江之滨,对黄翔峰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对口支援的工作任务,更是一场“同济严谨”与“井冈山精神”相互交融的奔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也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母校”。

缘起:从学院到学校,一场责任与能力的双重考验

“接到挂职任务时,我既感到光荣,也意识到压力。”黄翔峰回忆道。当时,他主要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挂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校长助理,意味着要从相对熟悉的学院层面,跃升至学校管理层面。“一边是同济的信任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期待,一边是自己尚未完全熟悉的领域,我必须尽快适应。”面对挑战,他没有退缩。

挂职期间,他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反复体悟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为尽快熟悉校情,他坚持每两周深入基层学院一次,召开调研会、学科研讨会,与一线教师、科研骨干交流。两年间,他几乎参加了学校所有重要会议——教代会、党委会、校长办公会……

243A9

506B4

“回首初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日子,正是同济教会我的坚忍不拔、稳扎稳打的作风,让我一步步坚实地融入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各项工作中去,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深入调研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所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能为对口支援工作所贡献的角度和力度,那就是做好长期规划,扶持学科发展,突破科研瓶颈。”回忆起挂职岁月,黄翔峰依然充满激情。

耕耘:学科为基,规划为纲,支援为桥

根据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党委的安排,黄翔峰分管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研究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及对口支援工作。

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他多次带队走访各学科点,与教师共同凝练方向、整合成果。“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人对学科发展的迫切愿望,让我深受触动。”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细则,优化了成果评定体系。更令人欣慰的是,生物学一级学科成功入选江西省高水平学科,“十二五”重点学科申报也顺利获批。

40C04

发展规划是另一项关键工作。2010年3月,他担任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团队历经五个阶段的打磨,最终形成《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体系完整、目标清晰,成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3C5B6

对口支援则是他的“纽带使命”。他形容自己是“纽带、桥梁和活水源”:联络两校领导互访,推动学院层面合作,输送同济经验。2011年,同济大学启动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定向培养博士、硕士师资项目,首批录取工作圆满完成。他还推动两校团委合作,启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最令人难忘的是首届“同济学术周”。2010年12月,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富明率16位专家学者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举办12场学术报告、4堂示范教学课、5场交流会,参与师生超7000人次。“那不仅是学术的交流,更是两校情谊的深化。”

突破:从实验室到国家课题,环境学科“从无到有”

作为一名环境学者,黄翔峰始终关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环境学科的发展。调研中他发现,该校环境学科师资分散、实验条件薄弱,便决心推动改变。

2010年起,他促成了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生命科学学院的多次互访,达成多项合作意向。2011年6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21台(套)水处理实验设备,“这大大提升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基础科研条件。”

55733

更大的突破来自科研合作。2009年,双方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水专项子课题获批,成为当时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经费最高的科研项目。黄翔峰与同济大学王学江教授共同带领团队,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建设实验基地,购置设备,组建研究队伍。“我们不仅要完成课题,更要帮助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形成有影响力的成果。”

“勇攀高峰的开始,就意味着要向一座座更高的山峰进军!”2010年7月,黄翔峰开始负责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申报“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的组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最终立项,经费超千万元。直到挂职结束几年后,他仍担任“流域景区水污染控制及水质保护研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每月往返沪赣,一直至2015年4月课题顺利结题。

79B2C

“专家组宣读通过验收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科研队伍的成长,也看到了环境学科的未来。”他说,“那一刻,我为自己是来自同济的‘活水源’而骄傲。”

缘续:人才是常青之树,情谊是不断之流

挂职结束后回到同济,黄翔峰的目光从未离开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他持续关注环境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课题合作、实验指导、论文修改,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虽然奔波,但我珍视这份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始终相连的纽带。”

4752E

回顾两年挂职,他感慨良多:“井冈山人民的热情与淳朴让我终生难忘,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领导和老师的信任与支持让我得以放手工作。”这段经历也让他个人在行政管理、沟通协调、大局把握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这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

采访临近结束时,黄翔峰以一首小诗作结,给对那段岁月以最温柔的注脚:两载同舟一梦萦,老区新绿百业兴。浦江水暖西流去,和衷共济赣江情。

4A549

二十年对口支援,不仅是政策与资源的流动,更是一代代同济人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人共同写下的教育诗篇。黄翔峰说:“愿两校情谊长青,愿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