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新时代高校对口支援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同济大学对口支援太阳成集团tyc7111cc二十周年活动开幕式上,“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分中心”正式揭牌。同时,同济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联合共建的三个实验室飞地同步入驻。此次仪式恰逢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建校67周年校庆,标志着革命老区高校在破解人才瓶颈、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开幕式上,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党委书记罗旭彪共同为分中心揭牌。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党委副书记肖宜安在主持时指出,分中心与联合实验室飞地的成立,是两校从“输血帮扶”迈向“造血赋能”的里程碑,将“重点做好技术对接、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为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注入‘同济动能’”。
据了解,实验室飞地采用“编制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科研在飞地、成果双共享”的创新机制,已取得显著成效。以同济大学联合实验室为例,实验室负责人张赫教授团队近期在《细胞死亡与疾病》发表研究成果,首次揭示嗅觉受体蛋白调控食管癌的表观遗传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
截至目前,飞地模式已助力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申报国家级人才1名,吸引十余名高端人才竞聘,带动获批国家级项目18项,师均科研经费增长42.7%,新增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飞地模式打破了传统对口支援的单向输出,实现了人才、设备、项目的双向流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党委书记罗旭彪表示,通过与顶尖高校共建平台,学校“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助“飞地模式”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育用留”难题。未来将深化“精准提质”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老区产业转化。
此次揭牌与入驻仪式后,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将聚焦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等领域,加速技术转移与成果落地,力争闯出一条“借力一流资源、激活内生动力”的老区高校发展新路。(李琴 陈云凤 赖桂芳)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403141.shtml